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警务公开 文件公开
【文件公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15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市公安局  字号:[ ]

                                                                有效期至2022年底

淮安市公安局文件

淮公文〔2022〕49 号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以“法治警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聚焦执法薄弱环节,聚力深化执法改革,推动形成“市局党委抓整体、法制部门抓牵头、警种部门抓条线、各县分局抓块上”的法治公安建设整体工作格局,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法治公安建设呈现新气象。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持续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层面完善执法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全面推动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法治公安建设作为公安中心工作进行系统规划,明确牵头部门、举措内容、进度要求,与扫黑除恶、教育整顿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整体协同推进。时任副市长、公安局长周达清同志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会议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中央、部省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2021年来,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公安法制工作会议,集全警之力推进公安执法工作。各县分局均落实政委直接分管法制、各所队教导员主管法制工作制度。二是推动执法管理委员会实体运作。建立市县两级执法管理委员会季度例会机制,全面落实警种条线执法监督责任,调度执法办案警种部门定期汇总研判执法情况,研究确定整改措施,推动解决执法问题,切实发挥整体掌控、综合研判、协调解决执法问题的作用。三是注重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研究制定数十项配套制度文件,内容涵盖案件办理、执法监督、卷宗管理、学法培训、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夯实执法监督工作根基,推动提升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态和执法效能。

(二)筑牢执法防线,执法监督管理取得新成效。全市公安机关狠抓执法主体能力建设,规范基层源头执法,全面落实警务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规范执法能力水平。一方面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抓好案件受理源头关,形成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改进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将执法警种全部纳入考评范围,及时调整考评方式方法以及考评重点,通过高频次、全方位、多渠道的执法考评,及时发现并整改执法问题,推动全市执法质量持续向好。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按照过错与处罚相适应原则,将执法过错责任与执法过错情形一一对应,减少责任认定和过错追究的自由裁量权,全面压实民警执法责任。另一方面整治突出执法问题。全面推进执法后进所队整治帮扶,制定执法后进所队考核评定方案对重点基层所队组织开展“体检式”专项执法质量考评,全面对标找差。推动涉案财物专项治理,聚焦执法过程中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多次开展涉案财物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改近年来违规收取、没收涉案资金等12类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切实提升涉案财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执法源头防控专项整治,精准指导督促各县分局对各派出所按照省厅、市局建设标准在接处警大厅、接待区等现有场所设置案件受理室、证物室和办案区,选配派驻或者专职法制员,落实“日毕、周清、月研判”的执法监督模式,确保执法源头管理更加精准到位。

三)护航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展现新作为。市公安局将公安工作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促使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法律法规及制度标准调整情况,对现有公安审批事项进行了再梳理、再确认,明确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权力清单,明确“不见面审批”具体标准,并在同级政务服务网上公布,进一步简化规范审批服务标准和流程,大力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办理,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全市公安机关从户政、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管理等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领域持续发力,推出更多创新服务举措和便民利民措施。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方案,从学习宣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市场主体保护、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建立公安企业联络员制度、积极落实“减证便民”、推进监管执法改革、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化营商举措,倾力打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文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全面提升公安机关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市公安局也连续7年获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单位。三是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公安机关牢记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中央、省市、部厅系列部署,在省厅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最重要、最紧迫政治任务,作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现实表现,扎实抓好战疫情、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全市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社区街道、商务部门、外事防疫等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通过职能互补形成疫情防控合力,筑牢安全防线。

(四)丰富宣传手段,公安普法宣传教育取得新实效。始终把普法宣传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执法普法工作作为公安法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创新普法载体。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主责主业,不断探索普法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大胆实践新方法、新举措,打好主动仗,立足公安影视、报纸、网络三大宣传阵地,精心组织策划。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督促各警种部门按要求开展110宣传日、5.15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禁毒宣传日、12.2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和警营开放活动;全力以赴做好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注重以案释法。全市公安机关以各类敏感节点和热点事件处置工作为契机,主动作为,及时介入,认真开展涉淮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第一时间发出正声音,传递正能量,不放过每一次的公众普法宣传教育机会。尤其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疫情防控期间,依托“淮安警方”微信订阅号、淮安公安微警务等新媒介,第一时间向社会外界发布权威消息和涉黑涉恶、涉疫情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同时,积极组织一线民警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家庭开展公安普法宣传教育,拓宽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渠道。三是深化执法公开。依托“公安执法公示平台”“淮安微警务”,着重解决有案不受、有案不立、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互联网+时代群众的外部监督内化为严格规范执法的“助推器”。

(五)注重素质提升,队伍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注重各项工作成效提升的同时,全面强化公安队伍执法能力素质建设。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制定印发提升民警法律素质相关方案,研究出台九条措施,常态化开展学法培训。提高学法达标基准线,每月组织全警参加网上法律学校考试,每季度组织领导干部抽考,考试成绩纳入单位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以及民警个人全员考核指标,与职务职级晋升、表彰奖励直接挂钩,倒逼全警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助推提升法律素养。二是丰富培训手段。搭建公安法治大讲堂平台,分警种、分类别邀请专业法律人才,定期举办执法类培训活动,助推警种提升办案水平;编制执法指导案例选编,定期分析汇总检察监督、复议应诉、案件审核、执法考评中出现的突出执法问题,供一线执法办案部门学习。三是开展实战练兵。将法制条线实战大练兵工作与全局执法培训工作统筹规划,通过组织实施执法技能提升工程、公安复议应诉技能业务培训、执法监督实战练兵、刑事业务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执法实战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各类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安执法的形势和任务越来越艰巨复杂。同时,人民群众对执法公开、公正、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公安机关与时俱进提升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全市公安队伍的执法能力水平与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和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部分民警在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等方面与新时代执法要求不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有的民警不注意执法方式方法,粗暴执法、过度执法、不文明执法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三、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和重要训词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增强执法公信力,努力为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政治铸魂,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时刻牢记公安作为党和人民“刀把子”的政治属性,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和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力度,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特别是要加大对辅警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规范执法意识和执法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安队伍。

二是坚持科技赋能,有效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加强科技强警,增加先进技术装备,更好发挥物防、技防作用,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深化执法信息化建设,依托新一轮智慧淮安建设,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打通数据流转通道,扩大执法信息搜集面和覆盖面,完善案件网上逐案考评机制,并综合运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手段,对办案全程实行信息化监控。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度运用,消除执法安全隐患,保障工作需要。

三是坚持改革增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着眼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新期盼,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总结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刷脸办”等经验做法,同步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涉企违法犯罪活动,更好地提高群众满意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创新改革执法方式,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说理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是坚持制度治警,打造风清气正的警务环境。健全执法标准、执法细则和实战指引,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强化内外监督,以加快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牵引,健全执法监督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管理。同时,依法公开执法信息,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淮安市公安局

2022年4月14日

(政务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