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扎在“最精点”
拓宽防控“平安半径”
乐园街美食街、大闸口、大运河广场一带,是城区夜间经济较发达的区域,酒吧、KTV、小吃摊相对集中,治安警情较为复杂。6月16日,两名食客在一大排档摊点因为桌椅碰撞发生口角,正在巡逻的反恐处突大队民警张爱忠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民警的一番话让双方很快平静下来,还互相道歉。
“每天19时到0时,我们采取‘步巡+车巡+定点值守’的方式,确保重点区域全覆盖。”反恐处突大队大队长唐正兵介绍道。针对夜市、酒吧、商业广场等夜间人流密集场所,清江浦警方优化勤务模式,统筹快反警力、机关行动队等力量,组成32个车巡组,60名警力组成20个猎鹰铁骑快反组,主城区共设置136个“必巡点”点位,2个1分钟反应圈,6个3分钟反应圈,建成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全区社会治安呈现警情下降的良好态势。
“清江浦公安空中巡逻提醒您,请大家文明用餐……”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飞向夜市上空开展空中巡查,并循环播放安全提示。为加密补盲重点区域巡控,清江浦警方还通过视频巡、无人机巡等智慧手段,构建起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力护航辖区“夜经济”,最大限度拓宽社会治安防控视角。
防线筑在“最前沿”
守护夜市“热辣滚烫”
暮色渐浓,花街人头攒动,电视剧《北上》里面提及的油端子、小馄饨、长鱼面令人垂涎欲滴;里运河边人群摩肩接踵,“捏面人”“炸臭干”叫卖声此起彼伏……
“大爷大娘,这些宣传单你们拿回家去要仔细看,这些是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
“玩水游泳需小心,珍爱生命,切勿野游,谨防溺水。”
执勤民警李静带着队员正逐户走访夜市商户,耐心叮嘱安全注意事项。
清江浦警方紧跟“夜市经济”热潮,深入辖区烧烤摊、小吃街等人员密集区域,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游客群众宣传防骗反诈、防火防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同时,民警辅警还向群众赠送印有反诈标语的扇子、购物袋等“小物件”,持续营造浓厚的“夏季行动”宣传氛围。
5月以来,清江浦警方共发放各类安全、反诈资料2万余张、法宣礼品300余件,覆盖群众5万余名,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06处,当场整改92处,下发治安管理隐患整改通知书135份,全力构筑起全民参与的安全防护网。
服务做在“最实处”
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刚才落在小吃店了,可是我连着去了好几家,也不知道是落在哪一家。”5月5日21时许,在淮印时光文创园里,一名外地女孩向巡逻民警求助。随后,闸北派出所巡逻民警联系在园区巡逻的其他警力,又在“淮印时光文创园联防群”发动摊主一同寻找,不到5分钟,糖水铺店主小李就将手机找到并送到女孩面前。
清江浦警方持续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打好“服务牌”、当好“服务员”,组建符合地域特色的义警队伍,以各夜市经济点为中心,属地派出所牵头,运用多元化治安治理方式,形成治安管理合力,全方位筑牢夏季社会治安新防线。
今年以来,清江浦警方为群众找回丢失手机、钱包等物品400余件,找回走失儿童、救助迷路老人36人,让群众在鼎沸的人间烟火中真切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护航力度和服务温度。
走进“移动警务车”,医疗急救箱、热水、一次性水杯、便携座椅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执勤民警随时为群众提供帮助、开展业务咨询。清江浦警方还将“移动警务车”开到夜市繁华区域,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入夏以来,“移动警务车”共接受处理求助类警情280余人次,接待服务群众3000余人,已然成了便民服务“温馨港”和安全防范“补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