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青年民警,他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奉献青春,没有主角光环却有抽丝剥茧的审讯交锋,没有惊险情节却有纵横千里的追踪抓捕。他凭借着一股钻劲、韧劲和闯劲,用脚步丈量犯罪现场、用智慧串起犯罪链条、用忠诚守护一方平安。他就是清江浦分局闸口派出所刑侦民警陈天文。
干刑警就得“钻”九年磨成“办案老手”
“当刑警,就要做最锋利的刀!”这是陈天文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从警九年始终践行的准则。刚入警时,他还是个说话腼腆的小伙子,面对复杂案卷时会手足无措,看着老民警分析案情、运用警务平台时,心里满是“本领恐慌”——他知道,要想护好老百姓的平安,光有热情不够,必须靠真本事说话。
从那以后,“钻”成了他的标签。工作再忙,他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学业务:抱着执法办案手册啃法条,跟着前辈们跑现场学勘察,对着电脑反复练警务平台、研判平台的操作,一有空就把典型案例找出来反复琢磨,总结办案思路。遇到棘手的案子,主动跟着前辈加班梳理线索,从笔录细节到证据链串联,一点一点抠、一步一步学,慢慢摸清了侦查办案的门道。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钻劲”渐渐结出了硕果:曾经陌生的警务系统,现在他能熟练调取数据、锁定关键信息;曾经理不清的案情脉络,现在他能快速找到突破口、制定办案方案,对待手里的案子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慢慢培养出优秀刑侦民警该有的敏锐和沉稳。
九年里,他没喊过苦、没叫过累,把青春都扎在了办案一线:累计办理行政案件300余起、刑事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0余名,公诉30余人。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青涩小伙,而是基层所队里能挑大梁的刑侦骨干,先后获评“优秀公务员”“执法办案之星”等荣誉。可即便如此,他的“钻劲”丝毫没减——他总说,现在犯罪手法更新太快,稍微停下脚步就可能落后,只有一直学、一直钻,才能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才能守住这方水土的安宁。
护百姓的钱就得“拼”千里追赃暖民心
“警官,这钱是我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要是追不回来,我真的活不下去了……”2025年1月,市民左某报警称。原来2024年12月底,左某在网上结识一名自称“军队干部”的陌生男子,对方先是每天嘘寒问暖拉近距离,取得信任后,便开始“分享”投资秘诀,称自己在某平台做黄金期货赚了不少钱,还发来亮眼的“收益截图”。左某从未接触过投资,架不住对方再三劝说,抱着“赚点养老钱”的想法,陆续往平台里转了好几笔钱,直到今年1月想提现补贴家用时,才发现平台无法登录,对方也没了踪影,这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诈骗陷阱。
听完左某的讲述,陈天文当即立下承诺:“大姐你放心,我一定尽全力帮你把钱追回来!”当天下午,他就扎进了工作里:反复查看左某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一点点抠出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此时已经临近春节,陈天文却收拾起案卷登上了前往苏州的高铁。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他成了“空中飞人”“铁路常客”,跟着线索辗转江苏、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多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奋战,陈天文成功抓获10名涉案嫌疑人,还追回了部分被骗赃款。
今年2月,淮安市公安局收到了左某寄来的感谢信,信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感谢陈警官过年不回家,帮我追回了养老钱”这样朴实的句子,却字字句句都藏着沉甸甸的信任。对陈天文来说,这趟跨越千里的“追赃之旅”虽然辛苦,但能守住老百姓的血汗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解群众的忧就得“快”彰显警察“正义之光”
今年7月16日,闸口派出所收到一面印有“奥特曼”的锦旗,一句“人民警察就是正义之光”道出了市民徐女士对民警陈天文的信任与感激。
7月14日21时许,徐女士报警称,停放在路边3天的自行车不见了,请求民警帮助查找。接警后,陈天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仔细询问车辆的特征,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发现事发时有一名男子从停车点后方的打印社走出,发现这辆未上锁的自行车左右看了看,便将车推进了自家打印社,随后关上了店门。
陈天文联系到打印店负责人,负责人称怕车辆丢失,推进店里代为保管。10分钟后徐女士成功拿回了自行车。“真是太感谢了!报警不到1小时,我的车就找到了!”徐女士又惊又喜,连连向陈天文道谢。
这“快”不仅是办事效率,更是把群众的难处放在心上的态度。这面带着童趣的锦旗,比任何荣誉都更能证明:警民之间的信任与温情,就藏在这些“快速解忧”的小事里。
他用智慧与热血证明:新时代的警察,既能以科技赋能破译罪恶密码,更能以赤子之心守护人间烟火。从街头巷尾的民生小案,到涉案金额巨大的要案攻坚,陈天文始终保持着刑警特有的敏锐与执着。他说:“案件无大小,每破获一起案件,社会就多一分安宁;每追回一笔赃款,群众就多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