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基层风采
黄磊:“群众需要时,我就在”
时间:2025-07-02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  字号:[ ]

“黄警官就跟自家亲人似的,每次来都跟我唠家常,关心我的近况,日子久了,咱们就跟一家人没啥两样。有他在,咱这片儿住得那叫一个安心!”北京新村小区门口杂货店的李大爷,只要一提到黄磊,脸上便瞬间洋溢起笑容,眼神里满是深深的信赖。

这位被群众亲切称为“磊哥”的社区民警,是清江浦分局北京路派出所的黄磊。2018年12月,带着“转业不转志”的信念,黄磊从部队转业加入公安队伍。在淮中警务站工作期间,他两次受到分局嘉奖,获评“公安工作先进个人”。自2024年调入北京路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后,他更是将“人民至上”理念融入血脉,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化解矛盾,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便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贴心服务

用“心”走好群众路线


3月7日,北京路派出所接辖区独居老人王大妈求助称,因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前往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接警后,黄磊立刻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接至派出所。办理业务期间,黄磊多次为老人整理衣着,不厌其烦地调整光线和角度,确保拍摄的照片符合要求。结束后,黄磊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并在证件制作好后,第一时间送上门。

“说实话,刚接手社区工作时,我心里直打鼓。毕竟社区工作事无巨细,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我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黄磊坦言,从接处警到社区警务的角色转变,让这位曾在军营摸爬滚打的汉子一度感到压力。

为了尽快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黄磊迅速调整状态,主动向派出所里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请教学习。他跟着老民警走街串巷学“唠嗑”,在反诈宣传中练“话术”,把群众反映的家长里短记满三大本笔记。仅半年时间,他就跑遍辖区21个小区,累计为群众解决落户、调解等难题50余件,开展反诈宣传20余场,覆盖群众500余人次。


追赃挽损

用“快”守护群众财产


追赃挽损,对于群众而言,不仅仅是挽回物质上的损失,更是对公安工作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加固。黄磊从警务站接处警6年经验积累中,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也因此始终秉持着不放弃的原则,致力于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

5月25日中午,正在社区巡逻的黄磊接张女士求助称,其刚买的电动车被偷了。了解情况后,黄磊立即开展调查,经过40分钟的努力,找回了被盗车辆。事后,张女士特意定制了一面印有“雷霆出击寻失物 警风浩然护民生”的锦旗送到派出所。

今年以来,黄磊通过“社区110”建立义警队伍,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治安防控网。他成功破获盗窃案件30余起,为群众挽回损失5万余元,收到锦旗10余面。在追赃现场,他总说:“群众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我们多跑一里路,骗子的生存空间就少一寸。”


生死营救

用“勇”诠释使命担当


到了晚上,黄磊沿着街道缓缓前行,检查着商铺的门窗是否关好,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遇到晚归的居民,他总会嘱咐一声“注意安全”。

“黄警官虽然来社区时间不长,但只要我们一个电话、一条信息,总能很快看到他匆匆赶来的身影。”无论是帮老人办身份证的“小事”,追电动车的“急活”,还是救跳楼女孩的“生死战”,凭借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和对群众的真挚关怀,黄磊的365天就这样被一件件看似微小、却温暖群众的“小事”填满。这,就是他“群众需要时,我就在”的坚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