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基层风采
罗瑄:青春淬匠心 智护平安路
时间:2025-04-09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  字号:[ ]

罗瑄,2001年出生,2023年加入公安队伍,现为淮阴分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他是标准的“00后”新生代民警,也是一位业务能手,他以青春热血践行从警初心,以专业能力守护群众平安,用真诚与担当在事故处理岗位上展现新时代青年民警的风采。


牢记使命

用热情点燃责任之光


面对每一起交通事故,罗瑄手中的相机永远在记录着车辆的“画面”,手中的皮尺永远在丈量着车辆的“伤口”,勘验箱里的物证指示牌与绘图板上的现场图互相映衬。他总是说:“每起事故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早一分钟厘清真相,就能多抚平一个家庭的创伤。”

从警虽短,他却以“拼命三郎”的劲头扎根一线。为缩短群众等待时间,他总结出“现场快勘、取证快办、调解快结”工作法,将平均处理时长压缩。同事评价他:“眼里有活,心里有火,手里有招。”



 锤炼业务

以专业筑牢安全防线


2024年深冬,某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面对复杂现场,罗瑄沉着应对,15分钟开辟伤员转运通道,30分钟精准还原事故链条,1小时固定全部证据。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每个细节都是真相的拼图,事故现场是事故调查的第一证据,小小的擦痕或许就是破解案件的关键。

为做到心中有数,罗瑄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事故模型分析,细心钻研复杂多样的事故特征、调查重点、针对方法,办公室里常亮到深夜的台灯见证了他的成长轨迹。



温情守护

让执法充满人性温度


面对事故现场焦急的群众,罗瑄总能用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化解矛盾,蹲下身帮老人擦拭伤口时的细致,三个小时等候事故家属时的坚守,自创“情绪安抚三步法”的巧思……同事们说他是“行走的调解器”,群众称赞他“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他总说:“事故处理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要听得懂群众的委屈,看得见背后的难处。”

调解室里,他独创“一杯热茶降火气,两张板凳拉家常”工作法,化解纠纷矛盾;执勤路上,他救助过迷途老人,护送过临产孕妇。2023年高考期间,一高考考生因突发交通事故腿部受伤,为保证考生正常参与学业测试,他主动护送考生,得到考生家长的称赞。

这个00后民警用坚定的步伐丈量从警初心,以思考者的姿态破解难题,以守护者的温情诠释警民情深。当晨曦染红天际,罗瑄又踏上执勤路,他的身影与城市川流不息的车灯融为一体——那是平安的守护者,更是新时代青年民警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