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基层风采
潘红:穿上警服今生无悔
时间:2021-12-15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市公安局  字号:[ ]


她有两套衣服,外罩天使白,内着警察蓝。她有一手绝活,锁定一丝一缕,便是定罪铁证。她先后协助检验案件4200余起、检材2万余份、建库人员信息8万余人。她精研细判的对象虽然肉眼不可见,但那份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疾恶如仇的正义情怀,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她就是盱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DNA实验室特招辅警潘红,从警10年来,她因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淮安市最美辅警”、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被记大功1次、嘉奖2次。

放弃高薪 投身警营

助创江北首家县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

“潘红的加入,不但带来了市场上运营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还有她个人丰富的管理经验、精湛的实操技术,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盱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陈勇说道。

2012年,盱眙县公安局筹划组建江北首家县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辅警。此时已升任博雅(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质控主管的潘红闻讯后,毅然决定放弃万元高薪、主管岗位,返回家乡支持公安事业。

从企业中层管理者到县公安局的普通辅警,收入锐减、职权急降,转变不可谓不大。有人曾问潘红会不会有心理落差,她说:“我从小就对警营充满向往,能够以一名辅警身份守护家乡人民,我认为很有意义!”

事业草创,一穷二白。新成立的三警三辅队伍就是DNA实验室的全部班底。硬条件简陋、软环境空白,却被潘红视为大有可为的舞台,她将自己在企业一手建立起来的质控体系直接引用过来,在别人还在学习如何使用仪器设备的时候,就已经提交了亲手拟写的《盱眙县公安局DNA实验室质控体系文件草案》。

在潘红的丰富经验和热情干劲加持下,这座江北首家县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屡立奇功。

三天三夜 实验百次

石头缝隙中取证助破人命大案

“只被嫌疑人拿过一次,又在水里泡了近50个小时的石头,还能检测出DNA痕迹吗?”

在别人处的答案可能都是摇头摆手,但在潘红这里确是“我相信可以做到”。

2018年3月13日,盱眙县境内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嫌疑人持石头将被害人砸死后,又随手将“凶器”丢入河中,企图以此掩盖真相。案件侦破过程中,作为唯一证据的“凶器石”成为关键突破点。六七块疑似石头先后从河底被捞起,嫌疑人指认不明、长期被水浸泡、检材条件极差,导致前期的200多次检验结果都不如人意。但潘红偏偏不愿放弃,利用激光物证勘验仪在石头的突起、缝隙处反复提取了100个样本,一一检验,同时积极建议改良扩增方法,和民警一起吃住在单位三天三夜,最终检测出被害人的DNA分型!为案件顺利告破提供了有力证据!

心思缜密 案上“绣花”

棉纱手套上找到11年前命案关键线索

“要想做好工作,需下绣花功夫。”初识潘红,很难相信外表朴实、羞涩的她,内心深处竟有一股子折不断、压不弯的韧劲。

2019年6月,潜逃11年的命案嫌疑人周某被抓获归案,对犯罪事实全盘否认。缺乏证据和证人,大家焦头烂额,潘红却突发奇想,将当年案发现场遗留的重要生物检材——棉纱手套重新找出,申请再次检验。当时大家都认为,11年前即对该手套穷尽了检验方法也未获成果,11年后手套上残留的生物检材严重降解、稀薄难取,更不可能找到脱落细胞。

潘红偏偏下决心要试一试,她利用当前先进的实验设备,将棉纱手套一纤一毫地细致搜寻,特别是在指尖、指缝等细微部位采用粘取法提取脱落细胞,再采用小剂量溶解扩增的非常规做法,终于成功检测出了周某的DNA分型,将其犯罪事实钉牢!

实验室成立10年来,先后换了3批民警、2批辅警,唯独潘红因为过硬技术和充沛的工作热情而如定海神针般钉了下来,经历风浪,愈显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