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淮安市公安局表彰的四星级社区民警;他六进火场连救五人,是名副其实的“救命英雄”;他身兼多职户籍办案样样全能,是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从警十余年来,他始终秉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时刻把群众放在心里,靠真心打动群众,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吴城派出所所在陈恩来。
陈恩来,男,1985年6月生,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于201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2年、2014年先后被淮阴公安分局嘉奖;2015年5月被省厅记个人二等功一次。陈恩来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经中央电视台、《人民公安报》《江苏法制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危险时刻 挺身而上
2014年12月19日凌晨30分许,苏北的农村天寒地冻,忙了一天的人们此时早已进入了梦乡,在派出所值班的陈恩来刚刚整理完手上的卷宗,正准备休息,这时分局110台传来指令:“三树街高三药房有浓烟冒出,有群众被困楼上。”警情就是命令,来不及多想的陈恩来套上警服立即带领辅警张全超火速赶到事发地点。由于不熟悉房屋结构,陈恩来与张全超简单商量后,一人拎着一桶水,捂着一条湿毛巾五次冲进一楼,直奔明火处将明火浇灭,然后上二楼准备救人。火被浇灭后,这时陈恩来发现,房间内已没有电源,警用电筒照射距离最多半米远,楼梯在哪儿根本不知道。没有办法,陈恩来只好与张全超手拉着手,摸索着往房间里面走。经过五分钟的紧张摸索,他们终于成功将葛某、陈某、高某三人转移到安全地点,屋外围观的群众见状不禁鼓起掌来。
由于三楼还有被困群众,在将已救出的三人交给群众照料后,来不及多想的陈恩来随即带上张全超第六次冲进了浓烟密布的屋内,用同样的方法摸到三楼。找到了高家的28岁的孙女与其83岁的爷爷。此时,人们没有注意到,累到无法站起来的陈恩来和张全超已经体力透支,瘫坐在冰冷的地上。
镜头面前 朴实淡然
2014年12月24日,老人一家到派出所表示感谢,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当天凌晨将他家五口人先后从房子里救出来的是三树派出所的民警陈恩来与辅警张全超,但他不知道的是,直到第二天这两人咳出来的仍是黑痰。老人说:“当时他们满脸全是黑的,只听旁边的人说是派出所的警察把我一家五口救出来的。为了表达感激之情,83岁的老人领着家人一起送来了锦旗,派出所门前响起的“噼里啪啦”鞭炮声也吸引了周边街坊的驻足。听着老人的讲述,人们不禁纷纷为陈恩来叫好。
辖区群众对陈恩来也是赞许有加,三树镇高尚村村民曹某说:“社区民警陈恩来平时就经常到我们村里帮忙做好事,我家的户口问题就是他解决的。”“群众的呼声,就是我工作的出发点;群众满意,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回报!”陈恩来总是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了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
从警路上 悉心耕耘
当人民警察就要当一名人民群众认可的警察,到派出所报到的第一天,陈恩来就暗暗发誓,在派出所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以勤奋和真诚赢得辖区群众的肯定与接受。初到三树时,陈恩来成为了分管高尚、渠北、联盟、汪洼、周集五个行政村的一名社区民警,面对基础情况不熟悉、人地两生的情况,他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提高工作效率,他根据农村特点,利用休息时间逐户上门走访,每周坚持20个小时以上到责任区,热心接待群众,坚持执法为民,积极履行服务承诺,树立人民警察形象。同时他针对各类多发案件及预防常识,整理出安全防范提示,印刷发放到各家各户。从警7年来,他通过转化教育让多名失足违法青少年走上正途;他调处的几百起纠纷无一起未结或被投诉;他采集上报各类信息,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帮助2万余次。陈恩来始终把打击犯罪分子、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在日常工作中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己任。
陈恩来常说:“社区民警能不能在社区内呆下去、站得住、做出成绩,基础在于是否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帮助群众,社区民警不能只想我要别人为我做什么,而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我能为群众做什么。”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陈恩来始终牢记宗旨,甘当群众的守护人。陈恩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平凡举动服务着辖区群众,用自己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名新时期公安民警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