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警务资讯 安全防范
全网都在“蚂蚁牙黑” 当心“丢脸”又“丢钱”!
时间:2021-03-09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  字号:[ ]

最近你是不是也被“蚂蚁牙黑”刷屏了?3月1日,“半个娱乐圈都在蚂蚁呀嘿”登上某短视频平台当日热榜第二名。3月3日下午,短视频平台“蚂蚁呀嘿”话题下的相关视频播放次数已达28亿次,且热度仍在持续上升。淘宝、闲鱼等平台也出现了大量“蚂蚁呀嘿”视频代制作的商家。在这些商铺的封面上,几乎都写着“蚂蚁呀嘿制作”,“专业团队,快速出单”等字样,价格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那么“蚂蚁牙黑”到底是个什么梗?这种视频由一张静态照片经由软件制作而成,人物的头部会跟随音乐节奏上下左右摇动,口型与演唱歌曲时的口型基本吻合。魔性的表情,加上洗脑的音乐,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和乐趣。但是警方在此要提醒下广大网友,制作视频存在风险,要当心!

风险一:个人信息或遭泄漏。某些刷脸软件,换脸时要进行眨眼、抬头等动作进行验证,与刷脸部信息类似,个人信息容易泄漏。

风险二:可能导致“丢钱”。当前,大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了人脸识别登陆APP功能,“刷脸”支付甚至是远程签约等场景,如果不注意“脸”的安全,“钱”也面临着风险。

风险三:存在侵权的可能性。“AI换脸”几乎可以在视频中“以假乱真”,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但肖像权、名誉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风险四:一不小心“丢清白”。“换脸”技术被用在一些涉嫌违法犯罪领域的情况已不少见,视频往往涉嫌色情淫秽,且难辨真假。

风险五:“换脸”没门槛,当心“被贷款”。不少网贷机构进行“活体检测”时,仍使用人工审核或技术含量偏低的机器审核,这些照片做出来的动图,很有可能以假乱真,让不知情者“被网贷”背上巨额债务。网友将自己的照片提供给商家,会存在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的风险,比如被不法分子用于网贷、办理银行卡等。在委托商家代制作视频时,应当考虑到自身权利和面部特征泄露的风险,若恶搞他人或存在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