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充电宝使用后尚未归还,请及时进入处理,否则将从租金扣除费用,详情致电客服:XXXXXXXX。”收到这种短信千万别信,这又是不法分子的新骗局。
典型案例:
刘女士收到一条信息内容提醒她之前使用共享充电宝还有部分押金没有退还,多次拨打短信中的“官方客服”电话后,对方说刘女士曾使用支付宝借用过充电宝,需及时归还,否则将从租金中扣费,随即按要求下载了APP。“客服”诱导刘女士下载App并加入群聊,通过APP的“共享屏幕”功能,不法分子获取了刘女士的银行卡号和支付宝余额信息,对刘女士手机账户存款及手机内容了如指掌。幸亏派出所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介入,刘女士在民警的指导下识破了该新型骗局,她迅速关闭“共享屏幕”、删除该app,避免后续资金损失。
警方提醒:
如有“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手续,可登录官网进行核实,切忌跳出原有平台私下加微信、QQ进行相关操作。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切勿随意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更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谨防中木马病毒或误入钓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