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警务资讯 安全防范
开学啦,严防这些诈骗套路
时间:2025-08-29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  作者:  字号:[ ]

新学期开启,学生和家长迎接新学期到来的同时,骗子们也蠢蠢欲动准备“冲业绩”,他们精心设局、花样繁多,广大师生和家长们要学会鉴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不被他们“量身定制”的谎言所蒙蔽,快来看看常见的诈骗套路有哪些!

套路一:冒充老师进行缴费诈骗。

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类社交软件佯装家长加入“班级群聊”,随后通过更换头像、昵称变身,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或谎称受老师委托,通过群发或添加群内家长为好友私聊等方式,以缴纳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等幌子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微信、qq家长群应当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陌生人进群即使备注“XX爸爸/妈妈”,也需和家长电话核实。家长不要轻易通过群内二维码、支付宝、微信、银行卡转账等方式缴纳费用,要及时联系老师核实情况。

套路二、兼职刷单骗取钱财。骗子们抓住学生想要早日赚钱的心理,打着招兼职的幌子,骗取新生钱财或个人信息。往往刷单诈骗会让你先尝到一点“甜头”,然后一步步诱导你投入自己无法支付的金额,引导你使用花呗白条等借款平台,甚至会让你借用高利贷、裸贷,偷卖房产等,当你不想继续参与时会拿你的个人信息或者隐私信息威胁。

警方提醒:

“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网络上的兼职刷单广告都是诈骗分子投放,“先垫付”刷单只会让人越陷越深,造成较大损失。当看见兼职信息时,切勿盲目报名,应先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可向老师咨询或者上网查询机构是否正规。

套路三、校园贷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虚假宣传或在各处张贴小广告来欺骗大学生办理贷款业务,而很多的校园贷都是高利贷的伪装,一旦沾染,“免利息”就会变成持续的“利滚利”,最后欠下巨额债务。

警方提醒:

树立理性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要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进行合理消费,切勿盲目攀比,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对校园贷等内容要学会勇敢的拒绝,此外,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要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学会使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